烘干工藝在在礦山生產(chǎn)中是一條獨立的生產(chǎn)線,砂石生產(chǎn)和選礦生產(chǎn)中一般比較常用到烘干工藝,但是烘干工藝普遍存在熱流失大和環(huán)境污染等問題,針對這些問題生產(chǎn)廠家要怎么做呢?
1.設置獨立的烘干工藝線
其工藝過程大致為進料-烘干-輸送-儲存-庫底卸料-提升-配料-入磨,它們都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:
1)工藝線長,配套設備多,維護費用大,建設投資高,裝機容量大。如2.4m×18m烘干系統(tǒng)裝機總量為328.5kW,烘干電費高。
2)熱能損耗大。烘干機熱能傳遞過程,出烘干機的煙氣一般為120℃左右,經(jīng)收塵后直接排空。如2.4m×18m烘干機出機廢氣量為17000m3/h,按冷空氣比熱1.46kJ/(m3·℃),烘干機每天工作16h,運轉率為90%計,熱煙氣排空帶走的余熱為:17000×1.46×120×365×16×90%=15654470(MJ/a)
石灰石、粘土、煤、鐵粉全部烘干時,出烘干機的物料溫度為100℃左右,在運輸、儲存時降至25℃左右,按年產(chǎn)270000t生料,比熱為0.882kj/(kg·℃)計,其熱量損失為:270000×1000×0.882×(100-25)=17860500(MJ/a)
上述2項熱損失總和,按實物煤發(fā)熱值21000kj/kg折合為1595t/a。
3)環(huán)境污染嚴重。如原料只設1臺烘干機,兼烘干多種物料,在更換物料品種時,機尾粉塵濃度增加,煙氣濕含量降低,造成電除塵器捕捉粉塵的能力下降,粉塵排放濃度嚴重超標。干燥后物料在各工序點易產(chǎn)生揚塵,嚴重污染生產(chǎn)環(huán)境,造成了物料的飛揚損失。
4)不利于工藝管理。一機多用,經(jīng)常換料,易造成混倉,影響產(chǎn)品質量。
5)建筑及設備投資高,廠區(qū)占地面積大。
2.采用烘干兼粉磨的系統(tǒng)
1)球磨機因設計烘干倉,縮短了鋼球倉**長度,產(chǎn)量降低。
2)石灰石有不規(guī)則的棱角,極易嵌在縫隙內,而烘干倉內不設研磨介質,不能將顆粒擊碎,所以,造成物料不能正常通過烘干倉。
3)為了能使球磨機高產(chǎn),磨內風速一般選擇在0.7~1m/s,熱風在磨內停留時間短,熱能沒有充分交換就排出了磨外。
4)轉速不適合烘干。如2.2m×6.5m磨轉速為23.5r/min,而回轉式烘干機轉速一般為2~5r/min,物料在倉內不能形成料幕,不利于熱交換。